重大事件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提出“先立后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消费环境。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三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切实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堵点。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五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六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七是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八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九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为第二年经济形势把脉定调的最高层会议。本次会议坦承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围绕问题挑战对推动2024年经济发展提出了九大工作方向,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被放在首位。会议将过去两年对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定调,调整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表明中央经济工作重心从求稳转向求进,同时也包含政策纠偏,对过去被过度“破”掉的房地产等行业政策,未来决策会更加谨慎。
宏观经济
经济数据
- 2023年1-11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情况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45亿元,同比增长7.2%,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505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6%。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60814亿元,同比增长2.9%,与1-10月份持平。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26%。1-11月份,出口216038亿元,增长0.3%。11月份,出口20956亿元,增长1.7%。
- 2023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2.8亿元,同比下降4.4%,降幅比1—10月份收窄3.4个百分点。1—11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8.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7.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4%,汽车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0%,纺织业下降1.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1.2%,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1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25.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8.5%。
- 2023年11月我国制造业与建筑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11月中国制造业PMI情况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有回落。
11月中国建筑业PMI情况
11月份,建筑业PMI指数为55.0%,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
财政数据
- 2023年1-11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168420亿元,同比增长10.2%;非税收入31711亿元,同比下降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692亿元,同比增长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439亿元,同比增长8.7%。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462亿元,同比增长4.9%。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3295亿元,同比增长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167亿元,同比增长4.8%。
政府动态
政策规划
国家政策
导读:12月,国家出台政策从不同领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具体表现为,工业领域:工信部等发布《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等发布《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交通领域: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住建领域:住建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12月2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2024年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包括深入实施十大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二是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三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包括启动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等。四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化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五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六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七是推动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八是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九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十是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布局,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十一是支持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十二是提升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
政策提出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支持企业开展基于或高于用户需求的质量设计,加强数字化设计工具应用,鼓励运用数字孪生、可靠性设计与仿真等技术开展新产品质量分析,实现关键质量指标的设计优化,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确定最优设计方案,提升智能化质量策划水平,从源头防止质量风险,解决质量问题。促进生产制造数字化。支持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控制、网络化协同和智能化管理。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推动企业开展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诊断与优化,深化传感器、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先进测量仪器等技术应用,依据过程质量指标设置智能预警管控,持续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减少人为偏差。
政策提出优化锅炉设计和生产制造。鼓励锅炉生产制造企业优化锅炉设计,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通过优化参数和燃料结构、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等方式,从源头提高锅炉绿色低碳水平。推动锅炉生产制造企业完善产品数据库,跟踪产品使用情况,形成有效反馈机制。鼓励锅炉生产制造企业升级生产装备,开展生产线绿色化自动化改造,实现企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逐步淘汰低效落后老旧锅炉。有序推进小型电站锅炉和在役时间超过 15 年老旧低效工业锅炉淘汰工作。充分释放大型燃煤机组供热能力,推广中长距离供热,加快替代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小型燃煤锅炉。对于纳入淘汰清单的锅炉,需在完成热负荷替代工作后方可拆除,替代的供热设备优先选择绿色低碳锅炉。到 2025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 10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全域以及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 35 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政策提出推进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应用。扩大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第五代固定通信网络(5G/F5G)、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在港口大型装卸设备远程控制、智能水平运输设备全流程作业、港区人员安防、多功能航标、视频监控等方面的应用规模。促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推动“智慧工地”建设。鼓励建设港口和航道数字孪生平台。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运营管理和对外服务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国际枢纽海港10万吨级及以上集装箱、散货码头和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基本建成智能感知网。建设和改造一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全面提升港口主要作业单证电子化率。加快内河电子航道图建设,基本实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航道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全面提升内河高等级航道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
政策提出城市体检对象包括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依据城市体检报告,制定城市更新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库,统筹推进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城市更新工作。要将解决上一年度体检发现问题的情况纳入到本年度的城市体检工作中,持续推进问题解决。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结合城市体检、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等工作,汇聚第三方专业团队采集的体检数据、体检形成的问题清单、整治建议清单、工作进度等数据,搭建城市体检数据库,按照规定做好数据保存管理、动态更新、网络安全防护等工作。以城市体检数据库为基础,建设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发挥信息平台在数据分析、监测评估等方面的作用,实现体检指标可持续对比分析、问题整治情况动态监测、城市更新成效定期评估、城市体检工作指挥调度等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政策提出强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覆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等各环节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前期研究论证,严格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质量终身责任。控制建设成本,减少浪费,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使用行为特征分析,提升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完善维修养护管理体制和老旧设施更新机制。实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建设集成多种设备及功能的智慧杆柱,感知收集动态、静态交通数据。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改造升级路侧设施,建设支持多元化应用的智能道路,在重点区域探索建设“全息路网”。支持智能道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订相关标准规范,满足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设和车路协同项目需要。
地方政策
导读:地方政策出台政策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表现为,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吉林省发布《加快推进吉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湖北省发布《湖北省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转型行动方案(2023—2025年)》;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黑龙江省印发《加快推动制造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安徽省发布《关于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印发《关于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湖北省发布《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制造强国高地的意见》。
政策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重点推动300个以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2 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2025年底前推动全省有意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一轮“智改数转”。加快发展壮大我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组建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吉林分盟,搭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汽车行业重点企业构建自主可控的云原生数字底座,建设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链供应链赋能平台,打造一批服务企业多、覆盖区域广的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辽源市引进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丰富工业领域数字化场景,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辽源市云计算中心、数字城市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两个全覆盖”,钢铁、纺织袜业、矿山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例显著提高,发展一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政策提出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鼓励以城市为单位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省财政按照省级每个城市实施期3000万元补助标准统筹资金予以支持,到“十四五”末实现市(州)全覆盖。支持试点城市选择重点行业和相关中小企业,采取市场化手段公开遴选数字化服务商,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被改造企业提供诊断、咨询等服务,开发集成“小快轻准”的数字化服务和产品,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省属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梯次培育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和跨行业、跨领域(以下简称“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高水平“产业大脑”。省内企业首次获评国家级、省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500万元、100万元。鼓励各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运营能力,开发符合湖北省情的云服务、云应用和定制化工业APP,为工业企业提供覆盖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故障诊断与预测、生产供应链管理、产品能耗管理、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为中小企业打造低成本、低门槛、易部署的轻量级解决方案。
政策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聚焦“4567”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领域,以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为统领,围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农机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汽车、轻工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制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形成“1+N”的方案体系和推进机制,利用3年时间推动全省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实施“智改数转”千企技改专项行动。面向“4567”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领域,聚焦智能设备更新、数字化工艺升级、数据赋能管理创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实施“智改数转”千企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加力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和智能工厂。以企业“智改数转”技术改造项目入统投资金额为依据,按入统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水平给予2倍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500万元。经省级认定的数字化车间(生产线)和智能工厂,按项目合同金额(含设备投资和工业软件购置等数字化建设费用)给予10%的一次性补助,最高分别不超过200万元和1000万元。
政策提出每年推进5000家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30000家规模以下企业数字化应用,力争到2027年,实现集群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规模以下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推动集群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优先打造“数字领航”企业。率先在集群重点园区全面实施“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按照细分行业建立优质数字化服务商“资源池”,支持优秀服务商建设“行业大脑”,梳理提炼细分行业共性问题和应用场景,遴选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优秀实践案例。支持集群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将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向集群内企业辐射推广。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价值链,打造“产品+服务”融合生态圈,构建“设计+研发+用户体验”的企业创新设计体系。鼓励企业创建工业设计中心,每年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0个左右。
政策提出实施品种扩增行动。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按规定进行奖励,加大创新产品研发力度,力争2025年年底前在预制食品、特色原料药、长效缓控释制剂、工艺美术陶瓷、高端定制玻璃制品、高档服装面料、功能性纺织品等领域新增100个以上新产品,2030年年底前新增300个以上新产品。在服装服饰、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工艺美术等领域推广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新模式,探索建立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智慧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省内纺织创意设计支撑载体和平台建设,2025年年底前力争培育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2户以上,2030年年底前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达到5户以上。引导酒、醋、服装服饰、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家具等生产企业开展消费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生产,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对接,2025年年底前在全省遴选推广20个以上典型案例和先进模式。
政策提出积极争取国内外头部企业在我省布局研发设计业务,合作打造创新平台,提升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处于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能够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等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左右、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左右。推动数智化转型。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全业务流程的深度应用。打造细分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围绕产业共性痛点和企业个性化需求,支持服务商开发标准化产品+定制化服务,打造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资源池。
政策提出到2027年,全省制造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培育10家千亿级制造业企业、20家500亿级制造业企业、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8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12468”优质企业梯队,力争迈进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梯队行列,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地位进一步巩固,基本建成制造强国高地。
政府投资
2023年1—11月,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6万亿元,其中,铁路6407亿元、公路水路2.8万亿元(预计全年超过3万亿元)、民航1058.9亿元。1—11月,完成农村公路投资超过4555亿元。新建高速铁路1700公里、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7000公里、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1000公里、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2个,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360公里。全国3461个抵边自然村全部实现通邮。建成1000余个县级寄递配送中心和30.3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2023年1至11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0938亿元,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854亿元,落实投资、完成投资为历史最多。其中,广东、湖北、山东等11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1万多亿元资金主要投向四个领域,分别为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国家水网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水文基础设施、智慧水利等其他项目等。1至11月,新开工水利项目2.73万个,较2022年同期增加2585个、增长10.5%。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北京、天津、河北、吉林等省市,截至11月底,新开工水利项目数量较2022年同期增加10%以上。
行业新闻
整车
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4.5%。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0.8%。11月,汽车整车出口48.2万辆,同比增长46.3%。新能源汽车出口9.7万辆,同比增长1.6%。1-11月,汽车整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解读:2023年11月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大致呈现以下特点:1、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2、乘用车产销同比环比双增长;3、商用车产销同比两位数增长;4、新能源月度产销首次双超百万辆;5、重点企业(集团)增速有所提升;6、重点企业(集团)国内销量同比微增;7、汽车出口形势平稳;8、经济效益高于制造业总体。
中国一汽大湾区研发院在广东深圳揭牌成立。大湾区研发院将聚焦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前瞻技术、先进材料、功率电子、芯片与车路协同示范五大方向,全力突破高性能算芯融合、柔性传感和柔性光伏电池等技术,建立技术高地。全速推进全固态激光雷达、平面栅碳化硅功率半导体与先进陶瓷材料国产替代等项目。
12月17日,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日产汽车公司将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从2024年启动全新课题的共同研究。研究课题聚焦在针对Z世代人群的有效沟通方式,以及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再循环、再利用和能源管理在内的电动汽车(EV)生态系统中企业发挥的作用及社会责任。这并非日产和清华的第一次合作。早在2016年,日产汽车与清华大学共同创建了“日产智行科技联合研究中心”,针对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
12月16日,德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喀什分院暨中亚增程商用车贸促中心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喀什片区成立。落址在喀什经济开发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产业园。总投资89.5亿元的德州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喀什分院,将在喀什建设“一院、一园、一基地、两IP”。即:喀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喀什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创新园、新疆新能源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两IP为中亚增程商用车贸促中心、中国中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贸促会。喀什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通过新能源汽车技术引进、产业孵化、联合研发机构建立、平行基金引进等,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升级,打造一流新能源汽车研发、孵化基地。
汽车零部件
特斯拉在上海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举行了“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的土地出让签约仪式,宣布这一项目正式启动。今年4月9日,特斯拉与临港新片区就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签约。该工厂将是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之外,首个负责制造能源储存系统的工厂。项目将规划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供给全球市场。工厂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工,第四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GWh。
12月18日,航盛新能源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经开区开工奠基。航盛新能源华东总部基地项目将建设不少于14万平方米的电子厂房及研发中心,主要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智驾域控制器、行人报警系统AVAS、智能座舱等核心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量超百万台套。
12月19日,舜泰汽车新能源商用车电驱桥、智能线控底盘研发生产测试基地项目落户湖州莫干山高新区。本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新增用地86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智能线控底盘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达产后预计产值达5亿元。二期建设智能工厂及实验室,达产后预计产值达15亿元。
全球电源管理及散热管理厂商台达于12月21日在重庆举行西部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台达西部制造基地落成启用后将重点生产电源、风扇、通信及汽车电子等相关产品,同时,将以大数据为基础,在基地建成后,推动智能制造,并借助重庆的区位优势和高校人才优势,不断强化创新研发的力量。基地将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储能系统,着力打造绿色建筑、智慧工厂、智慧园区,实现集厂房、办公区、研发实验室、宿舍楼、配套生活设施于一体的智能化厂区。台达在2021年宣布西部制造基地落户重庆市南岸区,占地450亩,初期投资额14.5亿元人民币。
我国12月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技术验证及空间科学实验,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
解读: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是航天领域创新高地和竞争热点,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航天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研发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以建立自身在该领域优势。
12月9日,北京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发布了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这是我国首款不锈钢运载火箭。未来火箭一子级可重复使用次数可达20次,可以将发射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预计将于2025年具备首飞能力。
12月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与埃及航天局局长谢里夫·塞德基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政府关于空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谅解备忘录》和《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埃及航天局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合作协定》。根据合作文件,双方鼓励在月球与深空探测、航天器研制及发射、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卫星数据接收与应用、金砖遥感卫星星座、空间科学和天文观测等领域开展共同研究与开发合作,并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联合论证和研究、空间任务、空间系统和分系统、空间设备、地面段及应用、教育培训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江西南昌经开区与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昌临空经济区(空港新城)事务中心举行航空资产管理及航材保障中心项目签约暨飞机拆解仪式。已退役的A319-115飞机在南昌昌北机场卸下了发动机,意味着南昌经开区在航空制造产业末端领域打开了全新局面。据了解,航空资产管理及航材保障中心项目总投资32亿元,分两期建设。
西藏航空12月17日与中国商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同研制国产大飞机高原机型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在此之前,中国商飞曾透露要研制两款C919系衍生机型,分别是加长型和高原型。而西藏航空是国内首家高高原航空公司,在高高原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两者将共同推进国产大飞机高原机型的研制和优化运营工作。
解读:我国高高原机场数量众多,高原及高高原机场总数居世界第一,市场规模大。国产大飞机高原机型的研制将会为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近日,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将混合现实机务维护系统投入日常工作,创新使用混合现实机务维护系统代替传统的读卡测问,实现了发动机检测前的虚拟拆卸。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全国造船完工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承接新船订单64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1—11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1%、65.9%和53.4%。相较于10月,11月造船完工量环比下降7.9%,新接订单量环比增长1.9%。船舶出口方面,1—11月,我国船舶出口金额24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和集装箱船仍占主导地位。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比重为84%、94.2%和94.6%。
12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建开工建设。此次开工的海上风电试验基地,是可再生能源并网全国重点实验室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陆上检测中心和试验风电场两部分,主要功能是开展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六自由度加载、超大容量复杂电网模拟、超长叶片双轴高频加载试验及科学研究。陆上检测中心选址于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内,靠近江阴港码头,毗邻三峡风电产业园,主要建设25兆瓦六自由度加载、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和15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试验风电场规划建设6个陆上试验机位和20-40个海上试验机位,首批20个海上试验机位选址于福建省长乐外海区。海上风电试验基地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项目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投资建设,计划于2024年整体建成投运。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级核动力集装箱船船型,并获得挪威船级社(DNV)颁发的原则性认可证书。据悉,该船型安全性高,反应堆高温低压运行,在原理上规避堆芯融化,具备防扩散与固有安全特征。同时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民船上采用核动力设计。
12月1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峨眉”号较合同期提前9个半月命名交付,不仅创下了一年交付6艘LNG船的佳绩,实现了LNG产能倍增战略的第一个目标,也标志着该公司提前完成2023年度交船任务。据统计,沪东中华全年完工交船累计17艘,为年度计划的106%。其中中高端船型占比达到90%以上,产品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
解读:当前中国船舶正在加快高端转型步伐,全面深化结构调整,切入大型LNG运输船等“高、精、尖”高端船舶产品细分市场,此次实现LNG产能倍增战略的第一个目标,表明其高端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2月22日,湖北省内河绿色智能船舶试点示范推进会在黄冈召开。会上介绍,2023年,湖北省共有70艘绿色智能船舶先后开工,同比增长超500%。目前,湖北省内电动示范船(含在建)已超150艘。会上,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技术创新中心等揭牌。
中国船舶爱达邮轮旗下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于上海吴淞口码头鸣笛启航,标志着该船正式进入商业首航前的倒计时阶段。爱达·魔都号将于商业首航前开展两个试运营航次,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出发,执航上海至东北亚经典旅游目的地的国际邮轮航线。爱达邮轮相关负责人表示,试运营期间,团队将对服务流程、团队配合、产品体验等多方面全面测试,提前发现不足,完善服务细节,确保商业首航时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11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4924台,同比下降37%,其中国内7484台,同比下降48%;出口7440台,同比下降19.8%。2023年1-11月,共销售挖掘机178320台,同比下降27.1%;其中国内82355台,同比下降43.5%;出口95965台,同比下降2.81%。
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根据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需要,拟投资建设深圳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项目,本次投资项目选址在安庆市经开区,项目拟在经开区圆梦新区新征用土地约180亩建设新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联合厂房、办公楼等。项目资金由由安庆车桥自筹解决,项目总体建设期3年,分两期实施。
安徽合力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庆合力车桥有限公司拟投资工业车辆车桥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项目总体建设期3年,分两期实施。
2023年12月12日,金宇轮胎集团在越南西宁省举行了PCR项目奠基仪式。时隔五年,金宇轮胎集团再度重启PCR业务。据了解,金宇轮胎集团PCR项目总体设计产能为1000万条,分三期建设,首期300万条预计2025年达产。本次PCR建设是金宇(越南)轮胎有限公司扩建项目,金宇(越南)轮胎有限公司于2020年落户越南,目前TBR日产已经达到6000条。
1-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低2.4个和0.2个百分点。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较同期工业高0.2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9%,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1.2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降幅深2.7个百分点。10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与去年同期持平。1-10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0.7个百分点,但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低1.7个百分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建设周期约34个月,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 (尺寸2290mm×2620mm),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高端触控OLED显示屏。该项目采取京东方与成都市共建方式筹集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380亿元,其中京东方等比例筹集并增资至199.994亿元,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一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及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比例筹集并增资至180.006亿元。总投资与注册资本差额250亿元通过项目公司银行贷款解决。
12月16日,万兴科技(长沙)创意科学园开工仪式在长沙举行。该园区为全国首个数字创意科学园,规划投资近10亿元,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根据规划,该园区将重点建设万兴科技创意软件全球研发中心、全球运营中心、创意云计算中心、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研发中心、创意软件产品孵化中心、创意软件创业投资基地等,构筑“一园五中心一基地”超级产业平台。
2023年12月2日,奇精机械泰国子公司新建工厂奠基仪式于泰国WHA工业园新项目建设基地隆重举行。新工厂选址位于泰国 WHA工业园,土地面积约43亩,计划建设三幢厂房,建设占地面积约18000㎡,总建筑面积约25000㎡。该工厂是公司首个自建海外生产基地,工厂建设完成后,将解决泰国子公司生产场地瓶颈,进一步扩展工艺流程,实现全工序生产能力和产能提升,承接更多工艺开发和业务拓展。奇精机械将以泰国新工厂为契机,拓展当地及周边国家、地区客户,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奇精机械是一家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智能制造企业,现已形成家电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及电动工具零部件三大业务的产业格局。
11月29日,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松下生产科技)二期工厂建设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松下互联株式会社,以电子元器件贴片机、焊膏印刷机及周边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主营业务。作为松下SMT(表面贴装技术)事业在中国的核心基地,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所生产的SMT贴片机是电子元器件表面贴装技术中最尖端的设备之一,是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836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二产业用电量55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第三产业用电量151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2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蒙东分公司、光大蓝天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民实业集团新能源事业部中科(辽宁)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同营口仙人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建设年产500万吨醇氢清洁燃料低碳产业项目签订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项目总投资约60.5亿元,建成达产后每年产值不低于200亿元,年创税收超20亿元,项目整体以“风光绿电+绿氢+二氧化碳捕集+绿醇”为主要技术路线,业务覆盖醇氢燃料的制、储、运、加、用、研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
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我国最大商业地下石油储备项目全面开工。大榭商储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榭岛,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设计建设规模为300万立方米,总投资近30亿元,预计2026年底建成。大榭商储项目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和建设,包括300万立方米地下原油洞罐,以及地面原油储运和配套设施。该项目在山体下方开挖石洞,利用天然稳定的地下水和人工水幕系统共同构建安全可靠的水密封空间存储原油,可保证地下原油洞罐50年长周期运营零检修。在实体建设之外,大榭商储项目将同步开展“虚拟孪生工厂”建设。
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罡,注册资本5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矿产资源勘查、建设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非食用盐加工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2月11日,惠山经开区与国机集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机勘院)成功举行“1GW储能电站”项目投资签约仪式。此次国机集团机勘院拟在惠山经开区建成1GW容量的储能电站示范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注册资本6亿元。项目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电源、电网、负荷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有效提高辖区电力资源利用率,降低重点企业用电成本,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路径。
12月7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战略协议的基础上签署《联合创新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进一步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技术研发、实验室联合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为中国石油的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核五公司核工程数字建造AI+联合创新工作室和核电工程智慧建造AI+创新工作室作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首批AI+(联合)创新工作室,在沪成功授牌。两家AI+(联合)创新工作室经推荐申报、专家初审、评审等程序获得命名,未来,工作室将不断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融合创新,持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创新项目成果转化,为推动上海产业迭代升级助力。
解读: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央企的中核五公司成立AI+(联合)创新工作室,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亿元,同比下降9.4%(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住宅投资78852亿元,下降9.0%。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005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7.3%。商品房销售额105318亿元,下降5.2%,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4.3%。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17044亿元,同比下降13.4%。其中,国内贷款14227亿元,下降9.8%;利用外资42亿元,下降35.1%;自筹资金38505亿元,下降20.3%;定金及预收款39583亿元,下降10.9%;个人按揭贷款19982亿元,下降8.1%。
解读: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立后破”的基调下,预计2024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配套政策将加快落实,城中村改造因城施策实施细则预计将陆续出台,一批项目有望进入实施阶段,在供需两端支持房地产企稳。
河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建筑集团在石家庄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基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及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当天,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6日,福建省政府与中国能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深化央企与地方合作、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全面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综合交通、现代水利、生态环境提升、数字福建六大领域,以及产业发展、“能源+”融合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开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战略合作。
12月1日,“诺华中国放射性药品”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这是中国首个核药领域外资项目,将落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此次落户的诺华高端核药项目,位于海盐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园,将作为诺华放射性药品业务的中国区功能性总部,主要生产销售治疗前列腺癌的镥-177核药,预计将在2026年底投入生产。
12 月 9 日, 以 ” 健康普惠 数智同行 ” 为主题的 2023 华为云数字健康创新高峰论坛在广东东莞举办。会上,华为云与广州奥咨达医疗器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在医疗器械全产业链范围内就医工转化、临床试验、全球认证、生产智造、全球销售等专业服务与数字化服务等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共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云平台,以共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12月12日,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在新华三北京总部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约定将在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领域,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医防融合,提升传染病医疗救治水平,积极构建传染病领域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数字化的智慧型网络体系;强化医学研究基础平台建设,拓展交叉研究与科技创新视野,提升医院管理与精益运营效能,促进临床攻关与基础研究融合,推进技术产品应用与成果转化。双方还将整合跨学科力量,聚合多领域优势,开展关于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医防融合的传染病数据架构体系,面向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成果转化的科研体系的技术攻关。
12月15日,浏阳经开区与壹而佰特(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壹而佰特益生元生产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主要从事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等生产与销售。项目分两期建设,包括1.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行政办公楼以及配套设施等,将建设液体口服液和固体饮料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8万吨益生元。
12月5日,广药王老吉(龙岩)产业园(永定)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举行。项目总投资2.2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广药王老吉(龙岩)产业园(永定)生产基地位于永定南部工业园,由广药王老吉与福建福天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基地占地约70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布局2条高度自动化生产的灌装生产线,以产业帮扶模式延伸当地深加工产业链。
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竞得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H2023G02-G工业用地,用于年产14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安井食品集团总部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4万吨速冻食品的生产规模,其中:年产鱼糜制品46800吨、肉制品17682吨、面米制品75730吨;达产后产值将达17亿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该项目将在年内完成地勘工作,2024年开工建设,计划将于2026年投产,达产后产量将是厦门原有两个厂区的1.5倍。
建霖家居12月12日公告,公司拟使用不超过5亿元的自有或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厦门建霖健康家居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期24个月(2024年3月-2026年3月)。该公司拟在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大健康产业园,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及系统,集中开发并生产净水、康养个护、智能马桶等健康家居产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汽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汽研与华为公司在科技创新、平台赋能等维度,根据双方各自领域优势,将在AI、数字模型、工业互联网展开深度合作,并在汽车核心技术能力等方面全面赋能汽车工业,推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9日,厦门金龙汽车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入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全面深化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加速金龙汽车集团在全球数字化规划建设、金龙汽车一张网、金龙云、ICT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及业务合规等方面的数字化进程,不仅如此,未来还将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布局、自动驾驶、大数据应用、企业管理咨询与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
12月1日,冀中股份段王煤业与华为公司、中控技术签订智能化合作协议,三方将实施从技术到产品再到终端的全产业、全链条的全面覆盖和有机融合,助力段王煤业矿山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段王煤业是冀中能源(000937)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储备先决优势,有着丰富的煤矿场景应用实战经验和技术,预计到“十四五”末,将步入千万吨级现代煤炭强企行列。
2023年12月12日,华电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广东深圳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数字化转型、智能矿山、项目研发、矿鸿、大模型、无人驾驶等方面开展合作。
12月7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面开展战略合作,加强ICT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2023年12月12日,海螺集团与华为公司在安徽芜湖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在企业数智化、AI大模型、智慧矿山、智能工厂、低碳环保、人才培养等方面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建材行业数智化转型,共建世界一流的建材服务生态。
研究报告
毕马威联合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人工智能全域变革图景展望:跃迁点来临(2023)》。报告立足全球及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现状,结合市场观察提出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发展的十大趋势。具体来看,报告从技术变革、应用创新、安全治理、生态协同四大维度总结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分别为: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标配,高质量数据愈发稀缺将倒逼数据智能飞跃,智能算力无处不在的计算新范式加速实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向全场景渗透,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从单点突破加速迈向平台化,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开启通用人工智能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趋严、趋紧、趋难,可解释AI、伦理安全、隐私保护等催生技术创新机遇,开源创新将是AGI生态建设的基石,以及模型即服务(MaaS)或将成为AGI生态构建的核心。
解读: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人工智能的表述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首次单独成句,作为颠覆、前沿的新生产力代表,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整体政策态度已由前期的观察评估转为重点支持,未来相关利好政策或抵达新的层级。
12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在北京发布《亚洲数字经济报告》。报告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合作完成。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这一报告,李保东秘书长表示,数字经济是亚洲经济腾飞的翅膀。亚洲是全球经济总体放缓背景下的一大亮点。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亚洲国家有9个,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沙特、新加坡、印尼、以色列和马来西亚。其中,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遥遥领先,2022年达到7.47万亿美元。中国是世界上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最友好、势头最强劲、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字经济政策体系,既有顶层设计,又有细化的地方推进举措。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市场活动
- 哪吒汽车新PLM项目总结会成功召开
12月5日,哪吒汽车新PLM系统一期项目总结会在哪吒汽车上海总部顺利召开。哪吒汽车、达索系统、上海迅筑的领导及项目团队出席了本次总结会。哪吒汽车的领导表示,PLM系统对于哪吒汽车而言非常重要,目前已全面应用到所有车型项目中,达成了包括多部门协同、保证数据质量、提升开发效率、规范开发流程等既定目标。而达索系统的MOM解决方案Apriso系统也已在哪吒汽车多个工厂深入应用,收获了不俗的效果。下一步,哪吒汽车希望与达索系统继续深入构建全球性的合作关系,以达索系统强大的技术实力赋能哪吒汽车研发、制造出更优质、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 中机一院与达索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5日,2023年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法制造业数智化高峰论坛期间,达索系统与中机一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机一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江鲁表示中机一院作为拥有70年历史积淀的中央企业,多年来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扎实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希望双方发挥各自领域优势,加强技术交流,深化合作共识,推动智能制造模式创新发展。达索系统亚太区执行副总裁Samson KHAOU表示希望双方聚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数字孪生等领域,在市场开拓、创新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 国机集团、南京市、达索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12月6日,国机集团、南京市、达索系统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南京市市委书记韩立明表示,国机集团是我国机械工业领域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达索系统在工业赋能上具有强大技术优势和先进服务经验,此次合作正是“强强联合”,也是对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推动。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表示,经过国机集团与达索系统双方高层会议及与南京市三方高层会谈,对合作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达索系统董事会主席夏伯纳表示,达索系统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与中国在一起”的宗旨,将发挥技术和服务优势,推进当前合作取得务实成果。
- 先导智能与达索系统在数字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备忘录
12月6日,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导智能”)与达索系统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备忘录,借助双方在各自领域内的优势,先导智能与达索系统在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领域将展开深入合作,携手打造智能装备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行业标杆,为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提供先进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中国智能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
- 广汽集团与达索系统高层会晤,深化战略合作,促进共赢发展
12月8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广汽中心接待了达索系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夏伯纳一行,双方就相关研发数字化、仿真设计、虚拟验证、数字孪生等领域合作情况展开深入交流。会谈中双方一起回顾了广汽与达索系统的合作历程,肯定了双方取得的一系列合作成果。目前已经构建研发协同底座,实现设计-仿真-工艺数字连续性,极大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从广汽研究院到广汽传祺、广汽埃安,从整车到部件,实现工具、平台的统一,为敏捷流程打下基础;并且,初步建成面向电池的数字孪生,实现研产“一键协同”、“一表到底”、“数字驱动”。
- 南通市副市长凌屹带队赴达索系统亚太区总部调研考察
12月15日,南通市副市长凌屹、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志勇一行抵沪,赴达索系统亚太区总部上海办公室进行调研交流。在完成对达索系统亚太总部3DEXPERIENCE创新体验中心(EBC)的参观后,凌屹副市长一行与达索系统团队开展了深入交流,双方就如何加强达索系统在南通市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进行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的话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和讨论。未来,达索系统将立足南通,着力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致力于为中小型船舶海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为南通市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力量。
- 达索系统携手哪吒汽车举办《 环流-哪吒GT未来概念车竞赛工坊》
《环流-23”哪吒GT概念车设计工坊》于11月25日在上海落下帷幕。该比赛是达索系统黑客松比赛(3DEXPERIENCE HACKATHON)的衍生赛。本次竞赛工坊以哪吒GT跑车为基础,借助哪吒汽车最新搭建的、基于达索系统3DEXPERIENCE技术的PLM生产系统,将工程总布置、人体姿态设计等设计中心外部协同信息与设计师创意、概念建模、可视化、评审等设计中心内部协调工作完整融合的一次实验性工作坊。
- 达索系统2023年度泛高科技行业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高峰论坛于12月6日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峰会聚焦于两化融合下的产业升级,共同探讨云原生、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工业数字软件的生态融合,助推产业结构性升级。来自罗兰贝格、华为公司、埃克斯工业、薄云咨询等企业的代表进行了精彩分享。主论坛之外,还围绕MBSE技术、仿真两大主题展开分论坛探讨,并设有近30个专业主题及合作伙伴展区展示达索系统行业解决方案、专业领域解决方案、IPD业务主线解决方案。
- 达索系统2023船舶推广月2.0圆满收官
11 月至 12 月,为期三周的 “达索系统 2023 船舶推广月2.0” 系列活动圆满成功。达索系统精彩亮相“第五届国际商用及公务船舶展览会”、 “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和“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展示了全生命周期行业解决方案组合,深浸中国船舶海工行业多年的实践经验,以数字孪生3DEXPERIENCE Twin推动船舶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同期举办的论坛上,达索系统领导和行业顾问发表了主旨演讲。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等领导莅临达索系统展台参观并听取工作汇报。
- 走进法雷奥:智能制造转型,打造数字化工厂
“走进法雷奥”技术交流高峰会议至2017年首次在武汉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三方公司年度交流盛会。12月14日,达索系统携手上海江达走进全球汽车零部件领军企业法雷奥位于深圳的舒适及驾驶辅助系统事业部工厂,共同举办了以“智能制造转型,打造数字化工厂” 为主题的技术交流高峰会议。达索系统顾问从生产运营、高级排产、数字化工艺规划与仿真等多个维度,系统地介绍了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最新的技术成果。上海江达顾问基于实际案例,介绍并剖析了上海江达在生产运营系统、BOP等实施项目中的经验与体会,并分享了项目给客户带来的业务价值。
- 2023年达索系统中国区DYMOLA User Day圆满落幕
在时隔两年再次回归的DYMOLA USER DAY,各领域资深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创新发展。中车唐山机车、中南建筑设计院、开利空调、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远思智能科技、北京和远科技等企业和机构的代表分享了数字化探索和应用实践。
- 英雄 · 索见:带你了解达索系统与合作伙伴的故事
“英雄 · 索见”是邀请合作伙伴前来参与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为达索系统大中华区专业客户事业部销售副总裁吴俊杰,迄今已发布了九期,分别邀请了实威科技、智诚科技、上海生信、上海江达、上海耀唐、士盟科技、长春天鸿、宇祥股份、 广州华盟等合作伙伴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与达索系统一起洞悉未来趋势。
- 达思索见“一模到底,泛家居行业3D可视化转型之道”上集发布
对于泛家居行业而言,行业整体市场集中度偏低,未来,行业生态面临着大幅洗牌。在此背景下:从消费者出发,家居行业有哪些变化?从产品技术角度,行业有哪些新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达索系统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达索系统专家精彩解析,并分享了国际知名企业的案例。
- ALC可持续创新服务故事系列|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志存高远创未来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在“达索系统可持续创新服务ALC用户全国巡演”重庆首站中,以特约嘉宾身份分享了与达索系统、重庆达盛阳科技有限公司近20年的合作历程,以及如何借助可持续创新服务ALC实现业务腾飞的成长故事。
- 达索系统微信公号小程序上线两大全新板块:与伙伴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
通过“伙伴招募“栏目联系达索系统,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见证3DEXPERIENCE平台带来的无限可能。可以快速访问经销、实施与培训计划,以及咨询与系统集成计划,了解我们面向合作伙伴的极具吸引力的激励和支持。通过“AI专栏”倾听行业专家分享AI洞察,获取数字化转型和AI碰撞出的灵感火花。
- 线上线下研讨会精彩纷呈,涵盖多个热点主题
12月回顾
– “2023达索系统工业大目标巡展”目前已经抵达包括西安、杭州、青岛、天津、上海、沈阳、深圳、重庆、合肥、大连、桃园、南京、长春、宁波等20多个城市。
– 12月12日,“一体化实验室助力电池材料研发创新”网络研讨会圆满成功,针对电池研发工作的挑战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及案例分享。
– 12月29日,达观点直播邀请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土建工程BIM设计系统研发负责人分享基于3D体验平台的铁路土建工程BIM设计系统的应用与研发。
活动预告
– 2024年1月30日下午13:00-16:30,“第四届3DEXPERIENCE建模仿真大会”将以在线直播方式隆重开启,重点关注CATIA、SOLIDWORKS和SIMULIA带来的变更性技术,洞见MODSIM开展新一代的设计与创新。
行业协会
在中国图学学会的指导下,中国图学学会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11月24至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第九届全国BIM学术会议。作为国内最早一个以BIM为主题的全国性年度学术会议,本届会议主题为“数字筑基、洞见未来”,重点探讨了BIM、CIM、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以及BIM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等议题。在西安市住建局的支持下,本届会议由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线下460余人参会,线上参会人数高达2万人次。
2023年全国BIM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龙图杯”启动会及第十二届“龙图杯”颁奖典礼于11月18-20日在长沙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指导,由中国图学学会和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并由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和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委员会承办,本次会议还得到了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图学学会应用图学专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集聚了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在读硕博生共900余人。
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发展研讨会于2023年11月11日-12日在江西南昌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图学学会指导,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41家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的8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图学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教授,南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凌敏杰,国防科技工业高效数控加工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中国图学学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迎光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12月15日,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主办,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政府、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联合承办,纬衡浩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协办的2023中国民营设计企业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本次活动以“历经低谷 走向生态”为主题,特邀了协会领导、业界大师、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营设计企业在大变局中寻求突破,管理升级、生态发展之路径。论坛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毛伟芳主持。
12月7日,2023智能制造科技进展交流论坛在“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召开。国际智能制造联盟荣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周济院士,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杨华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卫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事长陆大明等院士、专家出席论坛,并与入围“2023智能制造双十科技进展”项目的代表,共同交流探讨智能制造科技进展成果,共享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共同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本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主任陈明教授主持。